校內外教師、專家學者:
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豐富培訓師資庫和課程庫,構建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滿足不同行業、領域對教育培訓的需求,現面向校內外教師、專家廣泛征集相關教育培訓公開課程,遴選優質教育培訓師資。有關事項如下:
一、課程使用范圍
主要面向我院承擔的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涉農企業管理人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員主任)、農業經理人、高素質農民(頭雁種苗)、退役軍人等,對其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新知識、新技能、新信息等開展專題培訓。
二、選題范圍(可參考但不限于以下選題)
宏觀政策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解讀
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解讀
3、把握“三農”發展形勢,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
4、準確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四)
5、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解讀
6、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解讀
黨性教育
1、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著力為民務實清廉
2、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群眾工作
3、學習黨的章程,提高黨性意識
4、加強黨的廉政建設,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
5、加強黨性修養做合格共產黨
6、新時代干部政德建設
7、新時代農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
產業振興
1、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
2、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
3、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與綠色銀行
4、雙碳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面臨的挑戰
5、低碳綠色消費市場體系建設
6、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融合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7、品牌建設及電商等銷售技巧
8、村鎮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9、共同富裕背景下農業合作社、集體化發展路徑
10、數字鄉村建設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民生活變革
11、農業變革與未來農業
12、區域品牌創建與主導產業發展
13、社會資本服務數字鄉村建設
14、縣域城鎮化建設與鄉村經濟發展
15、農藥安全使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
16、綠色飼料添加劑的開發與利用
17、高品質農產品與市場常態化監管
18、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賦能統一市場升級與建設
19、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化模式路徑與創建方法
20、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與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21、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
22、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深化完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23、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同發展及制度創新
24、我國糧食生產區域格局變化與耕地資源保障
25、合理利用農業融資擔保渠道,規避各類問題
人才振興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定位和作為
2、如何給自己營造干事創業的環境
3、公共危機處理與媒體應對
4、基層干部溝通能力提升與形象建設
5、干部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6、領導者形象塑造與溝通能力提升
7、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8、網絡輿情的應急處理
9、干部溝通能力提升與心理調適
10、溝通技巧與公務禮儀
文化振興
1、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
2、共同富裕目標下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路徑
3、傳統村落文化資源保護與再生
4、中國農耕文化理念與一帶一路農業高質量發展
5、繁榮鄉村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6、弘揚農村文化和鄉村優良傳統
7、鄉村建設與傳統村落文化景觀
生態振興
1、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
2、耕地質量提升與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3、生態農業模式打造宜居鄉村探索
4、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屋場”創建規劃與建設
5、綠色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
6、碳捕獲、利用和封存
組織振興
1、國土空間治理、全域整治及用途管制
2、社會組織參與鄉村社會治理共同體路徑
3、城市圈與農業農村發展
4、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農業雙創
5、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
6、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鄉村振興與組織建設
三、征集時間
長期有效
四、組織管理
征集課程經專家審核通過后,課程講授人納入南京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師資庫,課程優先安排,并按照相關規定支付課酬。
所有征集到的課程及教師信息,承諾給予保密,未經本人允許,不對外公開。
五、報送方式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報教師信息及課程講授大綱。
聯系人:梁老師 025-84396233,13901590388
南京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學院
2022年9月25日